我曾在國有大型企業和合資企業從是管理工作,我對有關第五級領導人及一些現代管理理論的論述很欣賞,可在現實工作中和與朋友的交談中,大家總感覺與現實工作有一種距離感,很難適應,為什么?如何改變這種現象?
從當前我國發展現狀,我認為絕大部分企業不能適應“第五級領導人”的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來自企業外部:首先,隨著我國加入WTO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國外資本和相對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涌入中國,直接沖擊了我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應對國外資本和技術的沖擊,確保企業的生存,國內企業不得不采用犧牲企業長遠利益的做法,來維持企業的生存。其二,我國改革開放僅有30年左右時間,市場經濟的各項法規法律不盡完善及經理人隊伍建設還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社會氛圍沒有形成。
二:企業內部:首先是來自出資人。目前,我國國企改制已大部分完成,但從實質上看并不盡然。出資人代表仍對政績的關切度遠遠大于對資本回報的關切。即使是民營企業,由于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差距,無力應對外來資本的入侵,為了生存,也不得不更關注當前生死問題。其二來自從業人員。由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并不完善,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為了保住飯碗,基本處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喝開水的狀態,并不關心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到,我國企業絕大部分缺乏第五級領導生存的條件,加之企業領導自身的原因。即使有個別一二個有一點第五級領導人思想的管理者,在來自內外和上下為確保生存的壓力下,也會被當做奇花異草而被鏟除,或被束之高閣。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