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錄的前景怎么樣?這是咨詢時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我自身而言來談一下。
目前,速錄應用的地方很多,如法院庭審時的書記員、公安局的預審都在應用這項技術。另外,電視、網絡等媒體也有廣泛應用。各黨政機關、各級人大和政協、以至各大公司的會議也都在使用亞偉中文速錄機進行記錄。
只要有需要整理錄入文字的地方都需要速錄,這些地方都有亞偉速錄學員。2003年我剛開始接觸速錄,當時速錄不像現在發展這么好,應用沒有現在廣闊。發展到現在,大家對速錄的認識已經逐漸深刻了。怎么深刻了?這些只是表面現象,很多人會說“沒有那么多的大型會議”。像一些二、三線城市承接這種大型會議的機會比較少,但這并不是說速錄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有中國人說話的地方,那么速錄師就能發揮作用,速錄就有它的潛在市場。
語言無處不在,漢字無處不在,速錄也應該無處不在。只不過速錄師做的文字工作依托什么平臺輸送出去?這些文字信息我們怎么來用?這個是很重要的。如網絡平臺,當然如果沒有足夠的網絡帶寬我們不可能實現直播。當然有帶寬的同時我們還需要一些內容,圖片是一種內容,文字也是一種內容。而且文字相比較其他方式而言是最便捷的,我們看都是先看文字。我們大家都會用電腦,文本文檔占的空間比圖片、視頻都要小。用一句成語來體現就是“一目十行”。文字對信息的傳播是最便捷的,也是最不可少的。
我們現在不也是有微博嗎?那微博其實也是一種速錄形式。如果你不會速錄1分鐘可能寫1條微博。那你如果會速錄的話可能1分鐘寫10條微博,你就比別人牛。
首先,它沒有限制是哪種規模和哪種行業使用,其次文字是必須的。這兩者一結合,我覺得速錄的應用范圍(從現在來看)無限大。
[1]